舉手之勞

2019年1月15日 這幾個月我多了機會往快餐店吃早餐或午餐,我吃得不多,但求簡單快捷。光顧快餐店的人不少,很多時候店子也是頗擠擁的。許多香港的快餐店都設置了「回收站」,讓用者自行將餐盤放回,空出了的枱子可以及時讓另一批顧客使用,可惜願意花三十秒、多走兩步,將餐盤放到回收站的人始終不多。有時買過了食物,我看見客人離開了的餐桌杯盤狼藉,自己雙手拿著餐盤,頗感無奈。我除了等待快餐店職員清好枱椅,也沒其他辦法。 在外地光顧飯堂或快餐店,感受是大不同的。他們的「回收站」歷史悠久,規模宏大,將餐盤拿到回收站,要將冰及水先倒在盤子內,再將可回收的紙製品和塑料餐具、可循環再用的碗碗碟碟,分門別類的放好,之後拿食堂預備好的抹巾抺好自己用過的餐枱。總之,顧客要負責廢物分類回收,也要將餐枱復原至未使用前的狀態,搬搬抺抺的,也要用上三數分鐘。可是我們甚少見人「走數」,人人都自自然然地按指示去完成自己的份內事。 簡單的整個食物盤回收,只是舉手之勞,為甚麼我們做不來?是我們太忙?太自我?太自私? 我們心中只有自己的需要,當拿著食物,卻看見快餐枱上堆滿了之前顧客遺下餐具厨餘,我們會滴沽著別人為何那麼沒「手尾」,但自己又如何?孩子,你會餐具回收嗎?你會關心下一位顧客的需要,而把弄髒了的枱椅整理好嗎?這是公德,是責任感、是你的個人素養。能多做一點、多走一步,能讓我們的社會更美好,也會讓自己更開心!

世界因你而變得美好

朋友圈子傳來一個故事,頗有深意。 很久以前,一個大官在翻新大宅時,發現牆角有一個老鼠洞。眾人用煙薰,不一會洞內的老鼠一列列地逃竄出來,正當各人都以為老鼠已跑清光,卻見兩隻老鼠仍在洞內互相推擠碰撞,好不容易才逃了出來。更奇怪的是兩隻老鼠並沒有立即逃走,而是在洞口附近團團轉,像是要咬著對方的的尾巴似。再看真點,原來其中一隻老鼠是瞎眼的,另一隻老鼠正設法令同伴咬著自己的尾巴一起逃走。大家靜了一陣子,各有結論: 大官權威地說,兩隻老鼠一定是上司下屬關係。 大官的妻子輕聲地說,或者是夫妻關係吧! 另一個很孝順父母的朋友說,他們該是母子或父子關係。 大家都說得很有道理,只是旁邊的一個小孩子蹲在地上抓著頭問,為甚麼兩隻老鼠一定要關係密切? 眾人慚愧地望著孩子,不發一言。 幫助,原來不一定要建基於權勢、利益、情感、血緣,而是可以建基於「沒有任何關係」,可以單純地因為別人需要、自己又力所能及。 或許我們真的太趕忙、太自我,整天低著頭、撥弄著手機,沒時間抬起頭看世界、沒時間瞭解身邊人的需要,更不會花一丁點氣力去幫助別人。問問自己,有多久沒有在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讓座給有需要人士?有多久沒有在步進商場時拉著門讓其他人也通過?有多少天沒有說謝謝、早晨?其實抬起頭看看別人的需要、向別人釋出善意並不需要很大的氣力,只在於你是否願意。 由聯合國發表的「2018全球快樂報告」,香港在155個國家中排名76,比早一年再下跌5位。或許快樂指數不一定準確,或許影響著快樂指數的社會、經濟問題,都不是我們有能力改變。但,我們便沒有責任讓我們身邊的人變得快樂一點、讓身邊的事變得美好一點?我們改變不了全世界,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。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,多一些包容、少一些抱怨;多一些笑意、少一些憤怒;多一些關懷、少一些冷漠。你會發現,你的世界會變得更快樂,世界也會因你變得更美好。